後來,兩人撕破臉,爾淳怒駡玉瑩假情假意。細想之後才發現,當時是玉瑩先提出義結金蘭,但逃跑時,玉瑩蹲在原地,卻不叫爾淳一起蹲下。劇情沒有對此事多做說明,玉瑩為什麼這麼做,都留給觀眾解讀。
沅琪被淑寧陷害致死,爾淳傷心難過,毒死淑寧給她報仇,事後為懲罰自己,甘願服食寒食散。爾淳很壞,但她對從小一起長大的淑寧、沅琪,又是真心實意的好。玉瑩後期,為了對付爾淳,利用孫白楊對她的愛,故意設計陷害孫白楊和爾淳偷情。
爾淳和玉瑩,誰都不是簡單角色,她們只是立場不同,劇情卻沒有強行給任何人洗白,只是將她們的一生展現給觀眾。
《甄嬛傳》裡的女人,為了情愛爭奪皇帝的寵愛,更像是一部以皇帝為核心的男人戲。 而《金枝欲孽》,是一群女人為自己的利益、地位,去爭搶、去互相陷害,甚至可以利用愛情、放棄愛情。爾淳為了義父的地位,事事算計,多虧孫白楊的幫助,爾淳才能多次化險為夷。
不知不覺中,爾淳愛上了這個風流倜儻太醫。可孫白楊卻將玉瑩的窘境,全都看在眼裡,記在心上。他愛上了潑辣的玉瑩,卻只能親手將心愛的女人送上皇帝的龍床。玉瑩為了母親在家的地位,必須爭寵,即使愛著孫白楊,也只能算計他,陷害他和爾淳偷情。
安茜愛著侍衛孔武,可她必須要做後宮最得寵的女人,才能為親人報仇,所以放棄和孔武在一起的機會。
權勢最盛的如妃,也曾有過天真之時,她為了自保,不得不爭鬥,搶奪。當她期待的良人,出現在她眼前,她也寧願放棄自己,成全孔武,讓他和安茜在一起。孔武一生鑽營,當他好不容易放棄權勢時,如妃卻走不出紫禁城,安茜也死在了他懷裡。
《金枝欲孽》中的愛情,是最不值錢,卻又最奢侈的東西。孫白楊說:在這皇城裡,真是半點由不得自己,深以為然。 劇中的每個人,都有自己的立場、動機,沒有單純的好人,也沒有單純的壞人。就連劇中的每個小人物,也都有自己的無可奈何。大家都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,去爭奪,遺憾的是,最後所有人都是求而不得。
玉瑩渴望尊嚴,最終卻為尊嚴而死;爾淳渴求愛,卻再無能愛之人;安茜渴望自由,卻在無數次最接近自由的時候,黯然收場。
最後一集,安茜身邊有愛人,卻堪堪將死;爾淳愛人已近,卻得到了安茜渴望的自由。所以,安茜對爾淳說: 「如妃做不到的事,她希望我可以做到,而我做不到的事,我希望你可以做到。」 後宮如囚籠,埋葬了女子的一生;人生如囚籠,我們又能去向何方?
只有求而不得,最終了了。悲劇,是《金枝欲孽》的底色,而結局處,緩緩離開紫禁城的馬車,成了劇作本身,對我們每個人的悲憫。 從悲劇到悲憫,這就是《金枝欲孽》的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