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揭秘宮鬥鼻祖:《甄嬛傳》的套路,都是《金枝欲孽》玩剩下的

车车 2021/05/02 檢舉 我要評論

《甄嬛傳》自開播以來,一直被視為宮鬥劇的巔峰。事實上,早在16年前,一部《金枝欲孽》就用30集劇情,講清楚了《甄嬛傳》80集要講的事,被譽為宮鬥戲鼻祖。

《金枝欲孽》的道具、服裝、濾鏡等外在條件,處處比不上《甄嬛傳》,更比不上近幾年的《如懿傳》、《延禧攻略》。 那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,《金枝欲孽》一直好評不斷?

《金枝欲孽》中的人物妝容,全都貼合角色的性格、身份地位設計。比如爾淳。她的性格更像白蓮花,面上人淡如菊,暗地裡心機深沉,所以她一直化淡妝。畫師為秀女畫像那天,玉瑩還誇她,妝濃一點更明豔動人,但爾淳的妝,一直都是淡淡的。

可以說,那些黑化全妝容的宮鬥劇,確實是落了下乘。如妃位高權重,深得皇帝恩寵,所以她的妝容,是所有人裡最濃的。後期,如妃失勢,妝容稍淡。每個角色的眉型,都是根據各自的臉型設計,大不相同。

不止是妝容,《金枝欲孽》的劇情進展很快,毫不拖拉。因為只有30集,所以劇情基本都圍繞6個主人公展開,配角很少有多餘的戲份。但《金枝欲孽》的臺詞功底很深,簡短幾句,就能說盡小人物的一生。

比如福雅。一開始,只知道她是個不受寵的貴人,被徐公公送進宮,沒有爭到榮寵就淪為棄子。有次,她跟爾淳聊天,說起宮中之人拜高踩低。福雅說,她以前得寵時,風光無限,分不清誰對她是真的好,誰對她是假的好。之後,她患心悸病,才受到冷落。幾句話,就將福雅的過去勾勒清楚,但後面的劇情卻不再詳說。

作為觀眾,不知道福雅到底經歷過什麼,卻更想知道她為什麼會被冷落,就會在心裡一再猜測,福雅的病是偶然,還是受人陷害?

不將任何事落到實處,反而能留下更多想象空間,令人回味無窮。

同樣的人物,還有侯夫人。侯夫人將自己的所有體己變賣,交給玉瑩,然後搬到京城的親戚家寄住。但前面第二集,孔武投靠侯府時,玉瑩的舅舅就已經去世,侯夫人的境遇,不難猜出一二。後來,遇到爾淳,侯夫人仍舊面不改色地給她送紅包,安茜去侯府看她,侯夫人又給安茜紅封。

還記得玉瑩母女第一次見面時,侯夫人說,以前年輕時鋒芒太盛,不肯受正房大娘子擺佈,才會落到這地步。侯夫人的一生,如福雅一樣大起大落,無非是因為容顏易老,恩寵不再。

看似是幾個普通女人,普通的一生,可如果這樣的女人,不止這一個兩個,就會讓人聯想到,封建社會時,君權、男權之下,女人的命運。

另外,《金枝欲孽》的經典之處,不僅在於它反映女人的生存狀態,更是因為它折射出當時的社會現狀。安茜因家人病情,著急用錢。常永祿打算幫她賣針線繡品換錢,找到靈公公幫忙帶貨出宮,對方卻要抽五成。常永祿求情,靈公公無動於衷,仍舊要將這部分救命錢分走一半。

後來,常永祿無奈,打算偷字畫賣錢,安茜勸解常永祿時,說他讀過聖賢書,不應喪失良心。常永祿卻說,宮中人人這樣,何必為別人苦了自己。 正如他所說,在紫禁城裡,比的是誰權勢更勝,而不是人情與良心。

皇后說,常永祿在入宮前,曾考過秀才。在當時社會,常永祿有能力讀書,還能參加秀才考試,常永祿卻不知道為什麼會進宮當太監。 似乎,皇城裡所有人的命運,都由不得自己。

當初,烏鴉打破如妃宮裡的送子觀音,但烏鴉是太祖皇帝欽定的祥瑞之物,不能受罰,於是就把唯一在場的素櫻處死頂罪。素櫻被處死後,她的家人前來相見,得知女兒死訊,素櫻白髮蒼蒼的老父親,直接暈倒在宮門口。人命不如烏鴉,正是那個時代最荒誕的事。但在封建社會,奴才或許只算是物件,不算是人。

玉瑩她們剛進京選秀時,受到天理教的追殺,天理教看似是一群喪心病狂的叛民。但孔武說過,天理教的人跟他們一樣,只是想吃飽飯而已。後來,孔武將香芒推下車,天理教的人顧不上追殺,光顧著撿香芒吃。

這樣的細微之處,在《金枝欲孽》中數不勝數。 《金枝欲孽》不過是一部宮鬥劇,但立意深遠,講的不僅僅是宮鬥,更是人生、人性。就連幾位主角,也很難按好壞去評價。

第一集,爾淳丟下玉瑩獨自逃回去,還騙別人,說自己以為玉瑩已經回來了,後來又聯合淑寧、沅琪,處處陷害玉瑩,而玉瑩天真無邪,處處被動。當時,真的很討厭爾淳這樣的白蓮花,一度站隊玉瑩,盼著玉瑩鬥死爾淳。

後來,兩人撕破臉,爾淳怒駡玉瑩假情假意。細想之後才發現,當時是玉瑩先提出義結金蘭,但逃跑時,玉瑩蹲在原地,卻不叫爾淳一起蹲下。劇情沒有對此事多做說明,玉瑩為什麼這麼做,都留給觀眾解讀。

沅琪被淑寧陷害致死,爾淳傷心難過,毒死淑寧給她報仇,事後為懲罰自己,甘願服食寒食散。爾淳很壞,但她對從小一起長大的淑寧、沅琪,又是真心實意的好。玉瑩後期,為了對付爾淳,利用孫白楊對她的愛,故意設計陷害孫白楊和爾淳偷情。

爾淳和玉瑩,誰都不是簡單角色,她們只是立場不同,劇情卻沒有強行給任何人洗白,只是將她們的一生展現給觀眾。

《甄嬛傳》裡的女人,為了情愛爭奪皇帝的寵愛,更像是一部以皇帝為核心的男人戲。 而《金枝欲孽》,是一群女人為自己的利益、地位,去爭搶、去互相陷害,甚至可以利用愛情、放棄愛情。爾淳為了義父的地位,事事算計,多虧孫白楊的幫助,爾淳才能多次化險為夷。

不知不覺中,爾淳愛上了這個風流倜儻太醫。可孫白楊卻將玉瑩的窘境,全都看在眼裡,記在心上。他愛上了潑辣的玉瑩,卻只能親手將心愛的女人送上皇帝的龍床。玉瑩為了母親在家的地位,必須爭寵,即使愛著孫白楊,也只能算計他,陷害他和爾淳偷情。

安茜愛著侍衛孔武,可她必須要做後宮最得寵的女人,才能為親人報仇,所以放棄和孔武在一起的機會。

權勢最盛的如妃,也曾有過天真之時,她為了自保,不得不爭鬥,搶奪。當她期待的良人,出現在她眼前,她也寧願放棄自己,成全孔武,讓他和安茜在一起。孔武一生鑽營,當他好不容易放棄權勢時,如妃卻走不出紫禁城,安茜也死在了他懷裡。

《金枝欲孽》中的愛情,是最不值錢,卻又最奢侈的東西。孫白楊說:在這皇城裡,真是半點由不得自己,深以為然。 劇中的每個人,都有自己的立場、動機,沒有單純的好人,也沒有單純的壞人。就連劇中的每個小人物,也都有自己的無可奈何。大家都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,去爭奪,遺憾的是,最後所有人都是求而不得。

玉瑩渴望尊嚴,最終卻為尊嚴而死;爾淳渴求愛,卻再無能愛之人;安茜渴望自由,卻在無數次最接近自由的時候,黯然收場。

最後一集,安茜身邊有愛人,卻堪堪將死;爾淳愛人已近,卻得到了安茜渴望的自由。所以,安茜對爾淳說: 「如妃做不到的事,她希望我可以做到,而我做不到的事,我希望你可以做到。」 後宮如囚籠,埋葬了女子的一生;人生如囚籠,我們又能去向何方?

只有求而不得,最終了了。悲劇,是《金枝欲孽》的底色,而結局處,緩緩離開紫禁城的馬車,成了劇作本身,對我們每個人的悲憫。 從悲劇到悲憫,這就是《金枝欲孽》的格局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