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13周年,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,趕到了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的建川博物館。14時25分,在汶川大地..震博物館內,學生、遊客和曾經參與過震後援助的人們,手持白色菊花,聚集在一起。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走在人群前,講述起2008年震後的情況。14時28分,現場響起一陣鳴笛,全體.默.哀,悼.念同胞。這一天一早,萬興明去地裡割了一袋萵筍,又裝上幾根包穀,準備和妻子一起去看望3年沒見的「老朋友」——豬堅強。他曾是豬堅強的主人。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..震中,一頭家豬在萬興明已成廢墟的家中奇跡存.活36天,一時聞名全國被稱為「豬堅強」。之後,它被接到四川建川博物館生活至今。
萬興明稱,分別13年來,他和妻子多次去博物館探望,由於路途不便,他們上次看望豬堅強已經是3年前。如今的豬堅強已是「暮年」,身體情況也大不如前。萬興明和妻子從四川彭州龍門山鎮老家趕到大邑縣建川博物館,「了結一個心願。」
萬興民走進豬堅強的玻璃房內,慢慢走近,當他把菜葉放在豬堅強嘴邊時,原本躺著的豬堅強,仿佛認識人似的,試圖站起來。在豬堅強嚼著青菜葉,吃了一點玉米後,它又慢慢躺下。萬興民說,「我們希望豬堅強能再多活一點時間。」
談及豬堅強的現狀,樊建川說,「它即將14周歲,對於豬來講,(這個年紀)差不多(是人的)100歲。昨天獸醫告訴我,它的體溫比正常的豬要低一些,瞳孔有些放大,心..臟很脆弱,翻身都不敢翻,我們按要求給它吃葡萄糖。」
這頭豬僅靠水和木炭在廢..墟中生.存了36天,體重從300斤下降到只剩一百斤。經媒體報導,迅速引發了關注。瞬間,這頭豬成為了「網紅」,網友們被它勇敢.求..生的精神所感動,並給它取了一個貼切的名字:豬堅強。一時間,豬堅強成為了堅強不屈的代名詞。2021年4月30日,建川博物館官微發佈微博稱:「飼養員說,豬堅強太老了,十四歲的它,腿腳已經很不方便,起身相當吃力,必須依靠人力拉扶才能站立。它可能即將走完整個生命旅程。」
10日下午,建川博物館負責宣傳工作的黃女士表示,14歲的豬堅強相當於人類百歲,「目前還是老樣子,只是想給大家打個預...防...針」。此前官方微博用詞不當,已修改為「豬堅強已進入.了.生.命.晚.期」。
此外,建川博物館還曾表示,豬堅強「遺...體或被.製.作.成.標.本」。